查洪德:元代文学的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创 王洪波 中华读书报 为查洪德教授《元代文学通论》一书所吸引多少是一个意外。作为书评编辑,要对付大量新书,一本书总是先读前言后记目录,但大多数书的阅读却也仅止于此
原创 王洪波 中华读书报
为查洪德教授《元代文学通论》一书所吸引多少是一个"意外"。作为书评编辑,要"对付"大量新书,一本书总是先读前言后记目录,但大多数书的阅读却也仅止于此,此乃不得不如此的常态。读《元代文学通论》,也是照此行事:先读后记和附录,即颇受震动;再读绪论,兴趣则更加浓厚;本来元代文学完全在自己阅读范围之外,竟欲罢不能,百万言的三册,月余时间内,断断续续,居然读完了!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说影响极大。就一般读者而言,对元代文学的了解也仅限于杂剧和散曲。《西厢记》《窦娥冤》等几部杂剧,《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若干散曲,就构成了我对元代文学的全部认知。而《元代文学通论》主要以元代文献为依据,全面考察有元一代文学的各个方面,涵盖元代诗歌、文章、散曲、杂剧等体裁,对元代文坛随时间而衍变、因地域而散布的样貌,对元代文坛诸多特征、风气和流派等,都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梳理,元代文学独具的特色和独有的价值亦由此显现。读此书,深感元代文学绝非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贫乏,也深感我们从一般文学史教科书上读到的论断没那么值得信赖。
查洪德先生现为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可谓名校名教授。不过,翻看他的履历,却不难看到他问学之路的不易。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就读于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安阳师范学院前身),毕业后留校,先是从事教学行政工作,后调到学校学报编辑部,曾任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这中间,他刻苦深造,取得博士学位。1990年代初,跟从元代文学研究大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修生先生访学,参与《全元文》项目,开始大规模阅读元代文献,一步步在元代文学研究领域登堂入室,成果累累。"我只是老老实实读了些元代文献(还有不少没读),把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做学问也许不需要特别大的本事,但需要老实。""阅读了元代文学的原始文献,回观以往对元代文学的评价,就感觉不够客观。但如何客观评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说是很艰难的事。这就需要奠定求真的决心,拿出求真的勇气,下足求真的功夫,追求文学史的真实。"老实、决心、勇气、功夫……这些词汇,刻画出一个真正学者的态度和追求,令人感动。
学术研究的宗旨在求"真"
中华读书报:拜读三卷本《元代文学通论》,深为大著对一系列元代文学史成说的颠覆而震撼。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陶文鹏研究员认为大著"许多章节论题和观点发人所未发,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光明日报》2),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张红波博士认为"《通论》中众多结论与目前通行观点大不相同,甚至有截然相反之处,势必会对今后的元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中华读书报2》)--专家的话印证了我作为外行读者阅读大著的感受。不过,在谈大著之前,能否请您介绍下您的治学经历,您是怎么走上研治元代文学的道路的?
查洪德:非常感谢《中华读书报》对《元代文学通论》的持续关注。《元代文学通论》出版后受到媒体和学术界如此关注,我是没有想到的。书去年12月出版,今年1月就上了《光明日报》"光明书榜",3月又上《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此外《团结报》《深圳晚报》也推荐了这部书。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名作欣赏》公众号还以"读书日专题"推送了书的后记。陶文鹏先生写了书评,以陶先生的资望、地位、影响力评我的书,我感到惶恐。贵报发了张红波先生的文章,我不认识张先生,谢谢他给《通论》如此高的评价。我看到文章的题目(《为元代文学正名》)时,感到有些意外。
近来微信群里有不少对《元代文学通论》的评论。和您一样,大家关注书中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说法,肯定这些说法,说是重要的学术贡献。我想在这里作些说明,顺便回答我"怎么走上研治元代文学的道路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元代文学,还要从上世纪末说起。上世纪90年代,是元代文学研究的转折期。1991年,邓绍基先生主编《元代文学史》出版,那是重评元代文学的开始。同时,李修生先生主编《全元文》项目上马,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参与编纂。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坚持元代文学与文
文章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aysfxyxb.cn/zonghexinwen/2020/0803/331.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出乎意料,孩子学语言的最佳时间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