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教育改革现状的调研及策略思考——以安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安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历经安阳县立师范学校、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河南省安阳师范学校等数度变
安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历经安阳县立师范学校、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河南省安阳师范学校等数度变迁,195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安阳师范学院。2011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近年来,随着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两级的发展和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我校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但还存在诸如观念陈旧、体制滞后、模式单一、方法机械、评价呆板等不适应教师教育发展新常态的现象,进一步深化改革迫在眉睫。为了进一步摸清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升教师教育改革的水平,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2015年5-7月对我校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调研共分两部分:一部分主要针对学生,即师范生的从教意愿和学习状况展开;另一部分主要针对教师,即师范类专业教师对学校教师教育发展现状的认识和改革建议而展开。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调研组先是梳理了调研重点,明确了调研问题。随后制定了调研问卷,划定了调研对象。先后发放问卷5775份,回收有效问卷5591份,回收率为96.81%。调查学生5356人,教师235人,分别占全校师范生和师范专业教师总数的65.56%和58.75%。随后又经过查阅资料、师生座谈、反馈意见、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工作,形成了此报告。
(一)学生组调研情况描述
在学生组5356份有效问卷中,许多项目的填写并不完整。比如性别一栏只有3891人填写,其余项目完整填写者多在4200人左右。
年级2--26.84%43.48%29.68%--性别男女----24.67%75.33%----亲属有无教师职业者直系亲属有旁系亲属有没有不清楚20.35%41.94%30.65%7.06%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22.02%36.98%28.75%12.25%生源所在地河南省城镇河南省农村外省城镇外省农村23.80%42.66%15.05%18.49%
(二)教师组调研情况描述
教师组基本情况栏目的填写相对较为完整。具体以下:
性别男女----52.92%47.08%----年龄35岁以下36—45岁46岁以上--35.36%53.67%10.97%--学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81%18.72%63.41%11.06%职称初级及暂无中级副高正高33.19%44.26%19.57%2.98%教龄1-34-89-15年15年以上22.55%%1.28%所属学科文史类教育类艺术类理学类48.75%12.25%9.75%29.25%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
1.对教师教育改革的认识
(1)教师大多知道什么是教师教育,学生则不尽然。几乎100%的教师对教师教育多少都有所了解,但有43.7%即将近一半的学生对教师教育不够了解,特别是对其定义和内涵几乎说不出。
(2)师生能普遍认识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对“你认为我校的教师教育工作有必要进行改革吗”一题的回答中,94.3%的教师和99.8%的学生均认为有必要。
(3)教师对教师教育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希望教师教育改革能成为我校的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成为我校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我校综合化发展的成功标志,成为我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教师教育改革有何作用和意义”一题,有98.3%的教师四个选项全部选择。
(4)师生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定位有高度一致性。有87.9%的教师认为重点是培养模式的改革。有93.8%的学生认为重点是增加实践机会,其实质是一致的。
(5)师生对教师教育改革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我校师生参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深入性较强。有97.6%的教师曾经主持或参与过省级的教师教育改革项目,部分教师申报过国家级的教师教育改革项目。有37.5%的学生参与过教师自发组织的教师教育改革试验或教育科研项目。
2.对教师教育改革的期望
(1)大多数师生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从学校层面由上而下进行。大多数师生(67.4%)对本学院或我校的教师教育工作基本满意,但不满意者也占相当比例(32.6%)。
(2)对我校教师教育改革重点的认定依次为:培养模式(96.3%)、课程(94.2%)、体制(78.5%)、观念(38.7%)。
(3)对于不同形式的培训指导大多数教师希望全部接触和尝试,但不同年龄和职称的教师侧重点有明显不同。比如年轻教师更渴望系统化授课和实践考察,中年教师更渴望专题讲座,高职称教师更渴望专家指导下的专题研究。学生则只对教学实践和考察感兴趣。
(4)对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切入点的选择不尽相同。按比例高低依次为: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扩大与中小学交往,增加实践机会;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做大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3.学生的从教意愿和学习状况
(1)学生的从教意愿相对偏低。只有32.7%左右的学生是自愿填报师范类专业,不到一半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比较喜欢,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师范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1/3的学生对毕业后是否从事教师职业无所谓。1/3的学生不愿意,1/3的学生比较愿意。
(2)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偏低。3/5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枯燥乏味意义不大,没什么发展空间,当教师前景一般,工作很卖力,才有发展的可能。
(3)学生非常渴望加强“三字一话”等师范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根据你的情况,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哪些方面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A.“三字一话” B.课件制作 C.说课 D.演讲 E.%的学生选择了A三字一话,87.7%的学生选择了B?的学生A、B、C均选。
(4)学生非常渴望加强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对于最后一道开放题“你认为安阳师范学院的师范类专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大多数学生填写的都是增加实践教学机会,特别是希望能多一些中小学教学实践。
三、改革策略与建议
(一)做好改革顶层设计,明确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
规划是一种积极主动、面向未来的管理方式。做好教师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彰显我校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教师教育发展规划设计要立足于我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实际,同时,又要适应当前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关注并紧跟我国“十三五”规划关于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通过广泛调研,力求对我校教师教育发展进行一个特色鲜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教师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我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于做精、做强、做优教师教育类专业,打造卓越教师教育教育,着力打造和彰显教师教育特色,使我校成为豫北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在全省教师教育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由过去的“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转型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爱教之心、懂教之理、会教之能、善教之艺” 的优秀教师。同时,放低重心,更加关注小学和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打造比较优势,形成与同类院校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制机制
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依凭一定的机构和规章制度。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统一协调、管理、运营教师教育的所有事宜,统筹设计和管理教师教育队伍,设计和实施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健康发展,使新成立的“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成为集原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师、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学科论教师、教师教育技能测试中心、语委和规范汉字书写等于一体的专职教师专业发展实体性机构。同时,在原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基础上新建组建学前教育学院,加快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三)加强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启动教师教育类专业认证工作
悠久的师范教育传统和齐全的建设教育类专业设置以及较大的招生规模,都不能使教师教育自然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要彰显我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就要做精、做优、做强建设教育类专业。在高校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顺势而为,采取优化与淘汰并举的措施,动态管理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以开展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以教师教育系列标准体系为依据,包括中小幼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标准等,对教师教育专业进行排查审核,实行动态管理,引入淘汰机制,符合标准优强者存,不符合标准差弱者退,以此督促我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按国家专业标准规范建设和管理。
(四)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立体的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指南,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由“三大教育平台九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一是改革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按照教育学(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等模块)、心理学(包括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等模块)、教师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模块)进行整合。二是教师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新增师范类公共选修课,包括技能类和素质拓展类两个课程模块。技能类课程模块包括三笔字、课堂语言、发音技巧、教师仪表、研究方法等。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伦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国外基础教育发展等。三是夯实学科基础。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将原有的教材教法类课程逐步调整为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与教育见习相结合。更新学科教育实验课程内容,创建创新性、示范性的学科教育实验室,开设中学教学实验研究课。四是调整公共基础课程。将“计算机”课程调整为“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模块。五是参加河南省教师教育联盟,参与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库和教师教育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课程)建设工作。
(五)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办好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
为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改革实践教学,进一步完善教育实习模式,将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研等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并重的两翼之一。其次,设立 “教师教育文化节”,围绕教师教育的话题,举办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比赛、“三字一话”比赛、说课比赛、板书设计大赛、“我爱教师”征文等系列活动。
为办好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要实行单独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要落实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采取校内外联合培养,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要以培养卓越教师为宗旨,强化学员的专业思想、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注重外语应用、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训练,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六)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是打造教师教育特色的法宝和关键。建设一支融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师、校内外“双导师”和教育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相结合,也是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一是要配足配齐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教师教育类课程专任教师的生师比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在项目申报、课题研究、挂职交流、访问学者、海外研修、实践教学、评优表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关心、关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成长。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到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由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区县教研员、教师教育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占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比例不少于20%,实行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
(七)扩大开放办学程度,促进教师教育深度融合与交流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教师教育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与省市县三级教研室的协同与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与中小幼及教研部门三方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形成教师教育合作的共同体,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提高了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加强海外交流与访学,每年选派承担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和优秀师范生赴海外进行教育实习(或见习)、交流和学习。
(八)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力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突破
创造性地利用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的集成优势和人才智力资源,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系统的教师教育研究,创新教师教育理论,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功能。侧重研究教师教育制度与资格制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职业标准与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文化与中外教师教育比较等问题,完成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系列性研究成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突破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创办《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教师教育科学版》等学术刊物。
文章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aysfxyxb.cn/qikandaodu/2020/0809/353.html
上一篇:车窗有画
下一篇:“90后”干妈成长记